近日,龍門大橋東岸錨碇一期大直徑樁全部完成,項目進入施工提速的全新階段,為后續施工奠定堅實基礎。
龍門大橋是北欽防一體化的重大基礎設施支撐項目。項目建成后,將打通廣西濱海公路的“卡點”,大大縮減防城港與欽州港的時空距離,路線全長7.6公里,大橋主橋長1198米,采用主跨1098米單跨吊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,滿足20000GT郵輪通航要求,是廣西目前規劃建設的“第一跨海大橋”,廣西首座單跨超千米的特大橋。
龍門大橋錨碇基礎為圓形結構,直徑90米,采用3.5米大直徑樁+二期槽支護結構,其中一期樁共52根,大尺寸圓-矩組合咬合樁為創新設計,結構新穎,施工難度大,質量控制要求高,屬世界首創,施工過程中有以下重難點:
一是大尺寸圓-矩咬合樁鋼筋籠不同于以往鋼筋籠,其結構為異形結構,無法采用現有機械設備批量進行加工制作,需對其鋼筋籠生產工藝進行研究,由于首次采用該結構類型鋼筋籠,可參考資料少,施工難度大;二是錨碇大直徑樁基樁徑達3.5米,采用傳統直接成孔的施工工藝,樁基和二期槽所處海域地質情況復雜,環保要求高,基巖強度高,間有斜巖,成孔難度較大;三是由于大直徑樁基和二期槽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大直徑樁基鋼筋籠的定位和垂直度;四是單根樁長為43.3米,灌注方量達400多方,混凝土灌注方量大,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控制泥漿配合比、沉渣厚度、混凝土灌注速度、套管埋置深度控制、樁頂浮漿控制等。
為確保順利完成東岸錨碇一期大直徑樁,項目部通過召開東錨碇基坑支護及開挖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,進一步優化完善施工方案,對錨碇作業平臺填筑區域進行補充勘察,加強孔內初見水位監測,提升工程品質和施工工效;并且優化資源配置,加大設備投入,引進XR600E旋挖鉆機、ZCC2000H履帶吊起重機等設備,穩步推進鉆孔作業,為高效完成樁基澆筑提供有力支撐;同時對成孔各項指標、鋼筋籠的加工尺寸等進行細致檢查,并采用特制隔離箱,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二期槽與一期樁段搭接上部7米的部分預留下槽口起導向作用。
截至目前,龍門大橋東主塔樁基共32根,已完成32根,完成率100%;錨碇一期大直徑樁設計52根,已完成52根,完成率100%;二期槽設計數量52根,已完成30根,完成率57.7%。東引橋樁基共388根,已完成223根,完成率57.5%;承臺共89個,已完成31個,完成率34.8%;揚帆立交樁基共199根,已完成137根,完成率68.8%,承臺共37個,已完成15個,完成率40.5%,墩柱共109根,已完成25根,完成率22.9%。(道橋分公司 王盈盈 文/圖)
圖為龍門大橋東岸錨碇施工現場